“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”第十五場新聞發佈會舉行經開區:精準招引 激活發展新動能
□本報記者張志寧董天力本報通訊員趙慶川
1月15日,我市召開“輝煌十三五奮進新德州”第十五場新聞發佈會,介紹過去5年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。
2020年,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2億元,是2015年的1.33倍,年均增長6.5%;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5.59億元,是2015年的1.28倍,年均增長5.63%。在全省159個開發區綜合排名中列第42位。
堅持“緊盯前沿、打造生態、沿鏈聚合、集羣發展”的思路,落實產業鏈鏈長制,大力培育高端裝備製造、醫養健康、新一代信息技術三大主導產業,2020年,高端裝備製造、醫養健康、新一代信息技術三大主導產業產值同比分別增長3.3%、21.4%、16.8%。引進落地威訊電子、中機寰宇等大項目好項目175個。總投資843.98億元,2019年省級重點“頭號”項目有研年產276萬片8英寸硅片項目正式通線量產,國家北方應急(醫療)救援綜合示範區項目國家發改委立項批准52億元專項債券支持、全省體量最大,儲備總投資382.2億元的5G+核心配套產品生產基地等重大項目53個。海亞消防等31家企業在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掛牌。景津環保在上交所實現上市並榮獲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稱號。大陸架等6家企業入選山東省瞪羚企業。“四上”企業達到320家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09家。
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2家,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82家,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55.2%,均居全市首位。易泰數據湖等5家企業入選省級數字經濟平台(試點)。中元科技創新創業園獲批全市唯一的山東省示範數字經濟園區(試點)和創業創新示範綜合體,超過4200人在這裏創業就業,入駐企業達到396個。
順應德州市中心城區自西向東的發展脈絡,堅持產城融合、一體發展。投資120億元,實施11個棚改項目快速推進,惠及城市規劃區內的4.2萬名城中村、城邊村羣眾。投資17億元新建、改擴建學校12所,“全面改薄”和解決大班額任務如期完成。積極培育大型購物中心、專業主題賣場等新型業態,德百奧萊廣場建成投用,綠地創新谷加快建設,一批主題鮮明的商業地標、智慧商圈、時尚步行街、網紅打卡地快速興起。
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“一號改革工程”。成立規模5750萬元的應急轉貸專項資金,與全省首創互助式紓困基金組合發力,完成8家企業24筆3.81億元過橋轉貸業務。完善項目建設“雙線並行預審承諾制”,有研半導體、氫璞創能等40個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。體制機制改革圓滿完成,開發區面積縮減53.1%,內設機構縮減62.5%,剝離社會事務管理職能201項,承接市級行政權力事項1217項、省級47項。